世上没有「坏人」(暂定)(只是机翻了一遍,还没翻译完)
2015 年 8 月 30 日
当我帮朋友剖析他们的内在动机时,经常遇到这样的思维模式:
如果我不立刻开始工作,那我就是个坏人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:
他们希望我埋头干活,但我当时根本不想做。这意味着要么他们是坏人,要么我是坏人。我不想当坏人,所以就对他们发火,然后......
坦白说,我无法理解「坏人」这个概念。我理解什么是「无法达成自己设定目标的人」,也理解什么是「善于追求我不认同的目标的人」,但「本质邪恶的人」这个概念对我来说完全无法解析。
我知道什么是「在特定领域缺乏技能的人」;什么是「拖延症患者」;什么是「被自己不认可的冲动(如怨恨或厌恶)驱使的人」;什么是「无法按照自己意愿行事的人」;什么是「故意或无奈地伤害他人的人」。
但「坏人」这个概念无法解析。人类大脑深处并不存在决定善恶的隐藏宝石。「恶性」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。「他是坏人」最多只能作为「我反对他的目标」或「他缺乏当前情境所需技能」的简略表达——除此之外,这种说法要么是简写,要么就是无意义的呓语。(这一段机翻的不行)
追问某人「本质良善」或「本质邪恶」属于范畴错误。人生不是一场追求「善」的冒险游戏——我们所在的现实世界并非如此运作。(?
事实上,我们身处浩瀚宇宙中,手握塑造未来的力量,肩负创造美好的使命。我们是宏伟决定论图谱中的组成部分,正努力让这幅图谱绽放最美光芒。(看起来好空泛,没有突出区别
请退后一步,将历史想象成穿越时空水晶的固定路径——这块记载万世万物的时空水晶,不仅能让我们纵览古今,更能观测因果律支配下的所有可能性。想象历史长河在物理法则的指挥下舞动的轨迹。正是这些构成宇宙的物理规律,同时也塑造着你的意识。那些起伏的波纹中,有些计算着你的思想,有些决定着你的选择,而你的选择又影响着因果律作用下未来的舞步。(感觉这里在提出一个模型……太文学了反而不好体现
我们存在的意义不是改变内心深处的「善恶宝石」颜色,而是让时空轨迹朝着美好方向延伸。(没有对照出两个good
人生不是「最终成为好人」的游戏,而是关于引领未来的征程。
不要执着于判断自己善恶,要关注当下所处的位置,以及你能采取的行动。
这种思维模式并不意味着逃避悔恨。和所有人一样,我也会因曾经伤害他人而痛苦。但我不把这些记忆视为灵魂的污点,而是视为来自过去的讯息,提醒我若不谨慎,「 Nate 猴」(指代人类原始本能)可能会做出哪些不当行为。
当我发现自己无法按照理想行动、甚至无法响应自我劝诫时,我不将其视为本质缺陷的证据,而是看作理解自身行为模式的线索。
虽然经常失败,但我从不恐惧被宇宙判定为「不合格」。我可能力有不逮,可能无法如愿引领未来???,但绝不可能是「本质邪恶」——这个命题本身就无法解析。(没有突出斜体be,无法解析重复太多次了
这种认知带来解脱:我可能成功,可能失败,但不会有一个审判者翻开我的脑叶检查宝石颜色。(judge的动词被名词化了,让句子变得散乱,callback了绿色红色,更难翻译了
唯有未来之路能审判我——这也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归宿。(为了文学性牺牲了本意
相比之下,当我帮朋友分析动机时,常发现他们是被「不要成为坏人」的恐惧驱动着。
在这种情况下,我会鼓励他们不要以此作为核心动力。当自省行为意义时,得到「否则我就是坏人」的答案无可厚非——但这不应该是终点。不要假装这就是终极答案,要继续探索。
追问自己:「这到底意味着什么?」告诉自己:「这肯定是某种简略表达。」解构「即将变坏」的感受。(解构的译法容易引起歧义
如果有人要求你洗衣服,你内心抗拒并因此愤怒,因为你认为冲突中必有一方是坏人,而你不愿成为坏人——
——请暂停,深入探索。
专注自问:如果洗衣服会引发什么坏事?如果不洗又会造成什么后果?(专注自问这个翻译太搞笑了)
或许你会得到这样的答案:「不洗会损害友谊,但洗会消耗我本已枯竭的精力,我现在实在精疲力竭。」
这就很好!(答案不需要令人舒适,只需被解构/被揭开。你可能会发现(相互)矛盾的欲望,可能会找到自己一直忽视却真实存在的需求,比如保护有限的注意力或能量。)这个过程和解构「应该」很类似:当你因为「否则/不这么做就是坏人」而被迫行动时,请保持好奇,深入调查,将感受拆解成具体组成部分。(unpacking 翻译成什么好呢?拆解?还原?递归?解构?揭示?)
问自己:「我不知道『变坏』具体指什么,能详细说明吗?」(这里的标点要怎么用?)
然后,*倾听自己的回答。*别担心答案看起来不合理!我经常看到人们因为觉得内心答案「荒谬」就急于否定、掩盖或斥之为「非理性」,结果/而完全找不到问题根源(字面意思似乎更贴原文语境)。(改了语序,原来整合在一起的句子之间的粘合感消失了)
比如有人自问「变坏意味着什么」,得到的回答是:「我似乎认为不洗衣服就证明我什么都做不好,接着会失业,流落街头,最后冻死——这太蠢了,所以......」然后就开始训斥自己杞人忧天,而不是秉持对自我的忠诚接纳这些担忧。(如果遇到这种情况,我建议认真对待这些忧虑,像对待求知若渴但认知有误的孩子那样,用尊重态度耐心解释。)
你终究是进化中的猿类!你常会有矛盾古怪的偏好,某些自我部分的信念可能与其他部分冲突。这很正常/没有关系。谴责自己的矛盾无助于解决问题:要与自己合作。
所以不要满足于「不做就是坏人」的动机。解构「变坏」的感受,弄清你真正想追求的成果,明确你想要去做的是什么,你想要未来成为什么样。
因为在终极意义上,「坏人」这个概念无法解析。「善」与「恶」不是人类的本质属性(要改)。人们可能做可怕的事,追求可憎的目标;人们也可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违背最大利益(这个翻译不准)——但归根结底,他们大脑深处并不存在那颗衡量他们价值/品质?的宝石。
人生不是「最终成为好人」的游戏。人生是关于引领未来的征程。(要改)